2025-02-14 10:39:08
在经济的大棋局中,美联储的一举一动都牵一发而动全身,而美联储的票委们正是这场棋局的关键棋手。2025 年,美联储的票委阵容有了新变化,这些新成员的政策立场将深刻影响美国乃至全球经济走向,下面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2025 年美联储票委都有谁?
2025 年,美联储制定利率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迎来了新面孔。除了始终拥有投票权的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 、美联储副主席兼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以及美联储理事会成员迈克尔・巴尔(Michael Barr)、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丽莎・库克(Lisa Cook)、菲利普・杰斐逊(Philip Jefferson)、阿德里亚娜・库格勒(Adriana Kugler)、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之外,地区联储主席的轮值票委也发生了更替。
2025 年新的轮值票委包括波士顿联储主席苏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芝加哥联储主席奥斯坦・古尔斯比(Austan Goolsbee)、圣路易斯联储主席阿尔贝托・穆萨莱姆(Alberto Musalem)和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杰弗里・施密德(Jeffrey Schmid)。他们替换了 2024 年的 4 名轮值票委:里士满联储主席托马斯・巴尔金(Thomas I. Barkin)、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拉斐尔・博斯蒂克(Raphael W. Bostic)、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Mary C. Daly)、克利夫兰联储主席贝丝・哈马克(Beth M. Hammack) 。其中,施密德和穆萨莱姆是首次成为票委,而柯林斯上次拥有投票权是在 2022 年,古尔斯比上次则是在 2023 年。
他们的政策立场是什么样的?
在货币政策的光谱上,通常分为鹰派、鸽派和中间派。鹰派倾向于严控通胀,即使以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为代价,也更愿意维持较高的利率;鸽派则更关注经济增长和就业,主张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倾向于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中间派则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25 年新晋票委的立场各有不同。古尔斯比被视为鸽派代表,他认为今年的政策利率需要适当下降,以避免劳动力市场过度放缓,更倾向于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让企业和个人更容易获得贷款,促进投资和消费。
施密德则是四人中最为鹰派的一位,他更在意通胀问题,担心宽松的货币政策会让通胀反弹,所以更偏向于维持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给经济适当降温,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柯林斯和穆萨莱姆或许比一般的中间派稍显鹰派。他们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通胀保持高度警惕,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会综合考量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胀等多方面因素,力求找到一个平衡点。
而回顾 2024 年的票委,哈马克在 12 月的会议中是唯一反对美联储最新降息的人,她主张政策需保持 “适度紧缩”,直到有更多证据表明通胀正朝着 2% 的目标靠拢,是较为坚定的鹰派。博斯蒂克、巴尔金和戴利则可被视为中间派,但略微倾向于美联储的主流立场,也就是大致和鲍威尔的观点保持一致。
整体而言,新的票委构成或许会让委员会在成员构成上有偏向鹰派的趋势,但考虑到经济数据的不确定性,政策仍可能保持灵活性。毕竟美联储的决策并非由单个票委决定,而是综合多方意见,并且经济数据如通胀数据、劳动力市场数据等时刻在变化,这些都会影响美联储的最终决策。
票委立场对经济有何影响?
这些票委的政策立场直接关系到美国的货币政策走向,进而影响全球经济。如果鹰派占主导,利率可能维持在高位,这对于借贷成本来说不是个好消息,企业贷款扩张、个人贷款消费都会变得更加谨慎,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但通胀或许能得到较好的控制。相反,若鸽派影响力大,利率降低,经济活动可能会更加活跃,企业愿意贷款扩大生产,个人也更有消费的动力,不过通胀可能会面临一定的上升压力。
在未来,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这些票委将如何施展他们的影响力,我们拭目以待。是鹰派的谨慎让通胀平稳回落,还是鸽派的积极刺激让经济再创新高?这不仅是美国经济的悬念,也是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
“广东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fastbull123@gmail.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