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8 10:28:43
2025 年 4 月 2 日,美国政府单方面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 34% 的 “对等关税”。这一举措打破了中美贸易原有的稳定节奏,引发广泛关注。4 月 4 日,中国迅速做出回应,出台了一系列组合反制措施。自 2025 年 4 月 10 日 12 时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 34% 的关税,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并将 16 家美国实体纳入出口管制清单,共计 11 项举措。本文将梳理 2025 年以来,中国对美国采取的三轮反制措施,量化分析这些措施的规模及其潜在影响。
三轮反制:规模与影响几何
今年以来,中国针对美国的贸易动作,采取了三轮反制措施。尽管这些措施预计将大幅推升对美关税税率,但由于近年来中国自美进口占比整体下降,其对中国整体进口关税的影响相对有限。
4 月 4 日,中国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 34% 的关税。若 4 月 10 日该措施正式实施,按照中国进口的关税弹性在 -1.2 至 0 的区间估算,这一举措预计将推升中国自美进口加权平均关税税率约 34 个百分点。在此之前,中国已分别于 2 月和 3 月宣布对美部分商品加征 10%-15% 的进口关税,这两轮措施预计合计推升中国自美进口加权平均关税 2-2.3 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三轮反制措施实施后,将合计推升中国对美关税约 36 个百分点。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度已逐步下降。2024 年,中国自美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降至 6.3%,仅占中国 GDP 的 0.9%。因此,这三轮对美反制措施,仅会推升中国进口平均关税税率 3-4 个百分点。相比之下,美国本次对全球加征对等关税后,其加权平均进口税率可能上升至 23-31 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对美加征反制关税,对国内供应链的扰动相对较小。
商品价格:哪些行业将受冲击?
对于需要从美国进口的商品而言,加征对美关税可能会局部推升其价格,但对国内整体物价的影响有限。从行业来看,美国进口占比高的机械设备、化工等行业,以及此前已加征关税的能源、农产品等行业,价格上行幅度可能相对较高。
虽然反制措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升进口价格指数,但考虑到美国在我国总进口中占比不高,且反制措施对我国平均关税的推升幅度有限,因此对整体价格的影响相对温和。然而,自美进口占比较高,且加征税率较高的行业,仍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自美进口中,机械设备占比约 23%,化工占 14%,矿产品占 14%。部分能源、农产品和汽车,已在今年前两轮反制中被加征 10-15% 的关税。此外,在 2018-19 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中国曾对自美进口的钢铝、部分化工产品等加征 5%-25% 不等的关税。这些行业面临的关税税率更高,价格上行压力可能更为显著。
进出口格局:可贸易部门面临哪些挑战?
综合进出口关税调整的影响,短期内部分可贸易部门的价格可能面临一定压力。2024 年,中国对美出口额为 5,247 亿美元,对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份额,已从 2018 年的 19.2% 下降至 2024 年的 14.7%。按照当前美国的关税政策,年内美国已累计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约 54 个百分点。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大幅关税,可能在短期内导致相关行业的价格面临一定调整压力,尤其是中国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不过,中国的反制措施,或能部分对冲价格下行压力。
2024 年,中国对美出口商品中,机械设备占比达 41.6%,日用品和纺织品的占比分别为 12.3% 和 6.2%,这些行业短期内受影响可能相对较大。回顾 2018-19 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尽管进口商品价格显著上行,但 PPI 走势整体平稳。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随机性较强,美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国的关税曾多次反复调整。因此,后续中美贸易摩擦的走向,以及关税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大都可以被中国自身的内需所 “吸收”。因此,行业景气度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将外需转化为内需。随着关税税率大幅上升,中国对美出口以及对东盟转口贸易的到岸价格可能明显上升,从而压低相应需求。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较高的品类,包括机电、日用品、纺织品等。若国内消费和企业投资需求企稳回升,这些产能大都可以被有效吸收。从这个角度来看,提振国内需求,并适当提高对相关行业的补助,是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减轻其对国内市场主体冲击的有效举措。
“广东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fastbull123@gmail.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