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 11:12:41
自特朗普二次执政以来,美国在国际国内频出 “非常规” 举措:对外掀起关税战、介入多地区地缘冲突,对内激化社会矛盾、实施争议性政策。这些 “不靠谱” 行为究竟是个人风格主导的短期波动,还是美国长期结构性问题的集中爆发?其对全球资产配置逻辑将产生哪些颠覆性影响?中国又该如何在变局中把握机遇?
一、“不靠谱” 背后:财政赤字失控与政治极化的双重困局
1. 赤字货币化:从逆周期调控到系统性风险
2015 年前,美国财政赤字率长期维持在 2-3% 的健康区间,主要服务于经济周期调节。但在现代货币理论(MMT)影响下,赤字性质发生根本转变 —— 减税政策、疫情刺激、产业补贴与军事支出叠加,推动 2024 年美国政府利息支出超过军费,突破 “弗格森分水岭”(利息支出占 GDP 比重超 3% 预示国家财政透支) 。特朗普政府虽试图通过 “大美丽法案” 减税与马斯克 “减支计划” 平衡收支,但减税承诺与支出刚性的矛盾,本质是国内政治极化的缩影。
2. 政治两极化:财政纪律的 “公有地悲剧”
美国两党对立已至历史峰值,“中间派” 凋零导致财政政策陷入 “党派利益优先” 的困局:共和党通过减税讨好企业选民,民主党以福利扩张巩固基本盘,任何财政纠偏措施都因选举压力被搁置。这种 “短期主义” 使得美国政府债务 “量价齐升”——2024 年联邦债务占 GDP 比重达 123%,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从 2020 年的 0.5% 升至 2025 年的 4.5%,财政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
二、全球治理失序:主权财富再配置与美元信用动摇
1. 黄金与美债的 “去美元化” 信号
黄金脱锚美元:2015 年起,黄金与美元的负相关性瓦解,2022 年俄乌冲突后加速 —— 美元指数从 100 升至 114 期间,金价同步从 1700 美元 / 盎司涨至 2000 美元 / 盎司。新兴市场央行增持黄金(2024 年购金量达 1136 吨),本质是对 “美元资产可能被政治化冻结” 的风险对冲 ;
美债美元背离:2025 年多次出现 10 年期美债利率上升(如从 4.2% 升至 4.58%)与美元指数下跌(从 104 跌至 99)的反向走势,反映全球资金对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已从新兴市场蔓延至发达国家,2024 年外资净抛售美债 4720 亿美元即为明证 。
2. 美元储备地位的 “缓慢褪色”
尽管美元仍占全球外汇储备的 59%,但去美元化已呈结构性趋势:
贸易结算多元化:2024 年人民币跨境结算占比升至 7.3%,印度卢比在南亚贸易中的使用比例达 15%;
资产配置分散化:中东主权基金将美元资产配比从 2015 年的 60% 降至 2024 年的 48%,增加欧元、人民币资产及黄金配置 。
三、全球资产配置重构:从单一依赖到多元均衡
1. 低利率环境下的逻辑切换
传统 “股债平衡” 策略在低利率时代(10 年期美债实际利率降至 1.2%)有效性下降,长期投资者需向 “多元收益来源” 转型:
增加另类资产:私募股权(2024 年全球 PE 募资额达 1.3 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欧美基建法案带动投资)、大宗商品(能源转型推升铜、锂需求);
优化跨境配置:利用全球市场相关性下降(2025 年美股与欧股相关性从 0.7 降至 0.4),增加亚太(日本、印度)及资源国(巴西、澳大利亚)资产敞口 。
2. 港股:全球再平衡中的 “战略支点”
基本面回暖:2025 年港股民营企业盈利增速预计达 12%,新经济板块(互联网、生物医药)市值占比升至 45%;
资本枢纽价值:香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桥头堡,2024 年人民币柜台交易规模达 8500 亿港元,吸引内地险资、中东主权基金等长期资金入驻 。
四、对中国的影响与应对:在变局中把握结构性机遇
1. 外部冲击与内部韧性的博弈
贸易摩擦升级:特朗普政府可能对中国加征 25% 关税,预计影响出口增速 2-3 个百分点,但新能源(光伏、电动车)出口韧性或部分对冲;
资本流动波动:若美债利率继续上行,可能引发短期资本外流,但中国 1.3 万亿美元的经常账户顺差、6.8% 的 GDP 增速(2025 年预期)构成缓冲 。
2. 配置策略:“哑铃型” 结构应对不确定性
防守端:增持黄金(占外汇储备比例可从 3.3% 升至 5%)、高评级人民币债券(10 年期国债收益率 3.0% vs 美债 4.5%,但汇率对冲后实际收益更优);
进攻端:布局 “安全资产”(半导体、军工)、“逆全球化受益行业”(国产替代、跨境电商),以及港股中 “中国核心资产 + 全球流动性” 双重属性标的 。
在秩序重构中寻找确定性锚点
特朗普政府的 “不靠谱” 操作,本质是美国霸权衰退期制度性矛盾的集中爆发。对于投资者而言,抛弃对单一市场(如美股)、单一货币(如美元)的依赖,构建 “区域分散、资产多元、攻防兼备” 的组合,是穿越周期的必然选择。而中国资产凭借 “增长韧性 + 政策空间 + 估值优势”,有望在全球配置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成为不确定时代的 “稳定器”。
“广东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fastbull123@gmail.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